71岁“爷爷考生”经历18次高考,高考就像是人生的舞台
2018年6月5日,沈阳,康连喜,这个生长在辽宁省阜新市韩家店西瓦村的一位普通农民,因每年参加高考而被许多人而熟知。对于康连喜来说,一年一度的高考就像他人生的一个舞台,只有在每年的这几天里他才能跃入大众的视线中。对于即将迎来的第18次高考,他仍乐此不疲,领到准考证后的他难掩喜悦之情。
高考那天,他在众人注目之下跨步走进考场,一瞬间的存在感已远远大于高考本身。
“要是高考政策允许,我的心跳不停,我会一直考下去的。”康连喜称,自己不可能考上,即使考上也上不了,但每年的高考季,对于康连喜已成一种精神寄托。
据了解,康连喜在第一次高考失败后,他做过村小学的代课老师,但在后来更多的岁月里,他是每天骑自行车2个多小时往返市区捡破烂。他平日的吃穿都不花钱,都是从破烂堆里挑拣出来的。近50年来,他从没穿过一双新鞋,没花钱买过衣服。
老康没有成家,是五保户,房子都是亲属的,但他与亲戚也并没有过多的往来……有村民介绍说,康连喜性格倔强,平时不爱和村里的人有过太多交流,在他的印象中,老康曾当过两年数学代课教师,教得不错。
据康连喜介绍,他在小学到初中一路成绩优异。恢复高考当年,他因故没能报上名,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他如愿参见了高考,遗憾的是落榜了。2002年,高考报名条件放宽的第二年,54岁的他疾奔到市招考办报名,以“往届生”身份继续参加。
从1978年到2018年,整整40年,康连喜只有一个信念:高考改变命运。17年高考后,17次屡败屡战,今年,这位71岁的“爷爷考生”迎来第18次高考。高考临近,他将一些考试所带的必须品整理到一起。
从2002年至今,康连喜已参加了17次高考,最好成绩是2009年的303分。他曾收到一所本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,但因为对被录取的园林专业实在不感兴趣,最终他放弃了入学机会。年复一年,他的身影总会如约出现在高考考场,“爷爷考生”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“高考钉子户”。
“我十来年来都在找它,这回可没有遗憾了!”在康连喜简陋的住所内,满脸沧桑的他轻轻地抚摸着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准考证说,1977年恢复高考,我错失了报名的机会。第二年,村集体把我当成人才帮着报上了名,遗憾的是落榜了。“圆大学梦,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。”
高考前二天,和其他应届考生相比,今年71岁的高考考生康连喜显得还算轻松,他没有“临阵磨枪”,而是到家附近不远处捡拾破烂。在他的眼中,成绩好坏已没有任何意义,步入考场就算“达到目的”了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
-
无相关信息